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50年了 敬你 台灣獨立第一烈士「陳智雄」

轉自facebook:  
張智程

今天是5月28日,51年前,警總軍法處執行了一名瑞士籍政治犯的死刑,這個人,是歷史上第一個為主張台灣獨立而壯烈赴死的台灣人,他有著曲折而傳奇的人生,他的名字叫作「陳智雄」。

陳智雄這個名子,是三年前從一位老前輩的口中得知的,後來去搜尋了網路上關於陳智雄事蹟的描述後,我記得那天我不禁淚流滿面......
⋯⋯
出生於屏東的陳智雄,從東京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成為日本政府駐印尼的外交官,日本戰敗後,陳智雄並沒有返回日本,他因為親眼所見印尼人民遭到荷蘭殖民統治的悲苦境遇,因而投入參與印尼國父蘇卡諾所領導的印尼獨立革命,陳智雄先生以自己的資源暗中轉移日軍遺留在印尼的武器給印尼革命軍,因此遭到荷蘭殖民政府逮捕囚禁一年,印尼獨立後,陳智雄先生以印尼開國英雄的身分,獲得蘇卡諾總統頒贈印尼榮譽國民勳章。

返回日本後,陳智雄先生立即將追求印尼從殖民地獨立解放的熱情轉向了自己的祖國「台灣」,他參與了戰後第一個台灣獨立運動組織---由廖文毅所領導的「台灣共和國」,並憑藉著自己的外交長才與人脈,在1955年以「台灣共和國駐東南亞巡迴大使」的身分,代表台灣共和國出席了戰後在印尼舉行、具有象徵第三世界國家團結重要意義的第一次六國『萬隆會議』,而廖文毅得以以「台灣共和國大統領」的身份,在1963年出席馬來西亞的獨立建國大典,也歸因於陳智雄先生長年在東南亞的努力奔走。

在那陣子,戰爭結束後短短數年內,幾乎全世界所有的殖民地都相繼宣告獨立了,過去曾經訪談過幾位老人家,從他們口中的描述,才或許可以體會陳智雄先生、以及當時心中已經出現台灣認同的台灣人在那段歲月裡的心境,作為台灣人,國籍、身分、與認同一再被迫轉換,奈何會成為唯一擺脫殖民統治後,竟繼續由另一個外來政權殖民、而無法獨立自主的殖民地......

陳智雄先生為台灣獨立的奔走,為自己換來了悲慘的命運,先遭到中國共產黨政權施壓而在印尼遭到監禁,出獄後因為沒有國籍,因而無法入境日本而流浪於印日間的班機上,直到獲得一名瑞士官員的幫助,取得瑞士公民的身分後始得入境日本。然而,日本政府在國民黨政權的施壓下,不久後便於1959年將陳智雄先生引渡至台灣(另有一說是遭到國民黨特務綁架回台),隨即遭到國民黨政府逮捕監禁,在其後短暫出獄的期間,陳志雄先生卻無懼死亡威脅、立即投入於台灣島內籌組台灣獨立組織「同心社」。

或許,陳智雄先生寧知會死,卻懷抱著台灣必須要獨立的悲願與大志、而選擇勇敢而溫柔的面對死亡的吧......

終於,1961年,陳志雄先生人生中第四次、同時也是最後一次遭到逮捕投獄,1963年5月28日清晨,陳智雄先生在晨曦中被喚醒、從警總看守所的牢房被押往馬場町,據當時遭到監禁於相同牢房的政治犯難友施明雄先生以及劉金獅先生的口述,遭到拖出牢房的陳智雄先生因為拒絕下跪、堅持直挺尊嚴地站著、捍衛作為台灣人的尊嚴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一路高喊著「台灣獨立萬歲」,卻遭到警總的守衛報復,衛兵拿斧頭劈爛了他戴著腳鐐的雙腳,使陳智雄先生慘遭拖行,他們更以鐵絲刺穿了他的雙頰,使他無法張嘴,但陳智雄先生仍奮力撕裂滲血地喊著「台灣獨立萬歲!台灣獨立萬歲!」,直到子彈穿進頭部奪去他生命的那一刻......

那天到現在,五十一年了,直到去年夏天,陳智雄先生的女兒才從中華民國政府的手上接到父親的遺書,遺書上寫著三名年幼兒女的名子,以及短短的一行日文字「私は台湾人の為に死す(我是為台灣人而死)」......

我不知道昨天為什麼有一群已過氣政治人物會提出什麼「大一中架構」,對我們這個世代來說,「台灣意識」是在一次一次對於自我與土地連結的追尋、與街頭衝撞的實踐中覺醒後、更是在一次一次得知為了追求台灣的獨立與解放而不惜壯烈犧牲的前輩存在、卻遭到殖民政權刻意掩蓋的真實歷史故事之後,所產生對於台灣這塊土地最堅定的愛與認同,從而因此在我們生命中最核心的部分,就再也無法接受被任何意義的「中國」所框住了......

陳智雄先生,你走的早,早到讓台灣人來不及認識你,但當我知道了你的故事以後,使我更堅定了自己對於台灣獨立的意志、以及你的故事必須被代代台灣子孫所記住的信念,在你為台灣犧牲五十一年後的今天,就讓我們舉杯敬你,也敬那個你付出生命去追尋、因而也喚醒我們必會用一生去追求的理想新國家------「台灣共和國」!




相關新聞:
台獨先烈陳智雄遇難51週年 網友推爆追思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018613

為何你需要關心澳門的新聞

涂豐恩 2014/05/27
 
當臺灣媒體還在瘋狂追逐捷運殺人事件的同時,距離臺灣不遠的澳門,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抗爭。

這個禮拜天,5月25日,有將近2萬澳門人走上街頭。昨天,5月27日,又有超過5000人包圍了澳門的立法會。

澳門人在抗議什麼?

原來,不久前澳門政府提出了一份「高官離補法案」(全名為《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

根據這個法案,澳門許多官員,可以在離職後獲得大量的津貼。以特首來說,他在任職時每個月的津貼是月薪百分之90,離任後,津貼仍然高達百分之70;同時,他還可以享有刑事豁免權。

這份法案在缺乏與社會溝通的情況下,被送進了立法會,原本星期二就將進行投票表決。按照立法會的組成,這個法案很可能就會這麼通過了。

消息傳出來引發了眾怒。雖然澳門官方說這只要彌補制度空白,希望民眾理性,不要從體制外阻擋立法程序,但這份「離補法案」還是被認為離譜、自肥、黑箱作業。所以走上街頭的民眾要求立刻撤回,而且把矛頭指向了澳門特首崔世安──一旦法案通過,他會第一個受益。

在眾怒難犯之下,昨天澳門立法會投票決議暫緩表決。不過,法案並未撤回。

你也許不太在意澳門官員領高薪,但有一件事應該值得注意:
 
星期天的那一場兩萬人的遊行,是澳門自1999年回歸中國以來,最大規模的公民活動。(澳門警方宣稱只有7000人)澳門人口大約60萬,等於,每30個人就有一個人走了出來。若是臺灣的人口計算,就是有將近80萬人在街頭。

此外,跟臺灣前一陣子的社會運動一樣,很多參與遊行的是平時不那麼關心政治的年輕面孔。因為如此,不少人都說,這次遊行是澳門公民社會難得的展現,也是重要的里程碑。

臺灣對於中國的想像,特別媒體的報導,大致上不出兩種。一種是把中國看成一個市場,它代表的只是一堆數字:股市、消費力、經濟指標;另一種則是把中國等於集權政府,時時想要侵略、併吞臺灣。

但這兩種想像都不能捕捉到中國的全貌。中國還有另外一面,一個常常被忽略的一面,就是它不斷成長的公民社會。它的聲音很微弱,不太容易在媒體上被聽見。可是,借用吳介民教授的話,它卻可能開啟我們對中國的「第三種想像」。

臺灣不可能將中國拒之千里,視而不見。唯一能做的,大概就是思考對自己最有利的相處之道。而對臺灣大多數人而言,一個同樣重視民主、自由和人權保障的公民社會,比起高官與紅頂商人,應該是更值得來往的對象吧?更不用說,雖然臺灣人自己不常這麼想,但臺港澳三地時常被放在一起比較的。澳門或香港目前所經歷的,說不定或多或少也會成為臺灣的未來。

這麼說起來,臺灣是不是應該對澳門的這個新聞,給予更多一點的關注?

附帶一提,本次活動領導人之一的蘇嘉豪,還是臺大政治系畢業的。根據他自己所說,當年他就曾經受過不少臺灣社會運動的衝擊和洗禮。

(本文圖片來自愛瞞日報官方專頁Macau Concealers
〔 資料來源: HISTOPOLITAN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痛憶「六‧四」:華郵記者目睹成堆屍體

2014年05月28日
 
自由亞洲電台執行編輯兼副台長、前《華盛頓郵報》駐北京首席記者邵德廉。(VOA)
 
自由亞洲電台執行編輯兼副台長、前《華盛頓郵報》駐北京首席記者邵德廉。(VOA)
 
【美國之音記者莉雅報導】 1989年「六‧四」槍響後,當時任美國《華盛頓郵報》駐北京站長的邵德廉 (Dan Southerland)在醫院見到了成堆的平民屍體。他說,死難者更多的是工人和市民。這位資深媒體人日前接受了美國之音記者莉雅的專訪,談到了這場鎮壓的殘酷以及他身邊的中國民眾表現出的愛心與勇氣。

木樨地的槍聲

問:「六‧四」事件爆發時,您當時在哪?是怎麼得知這個消息的?
邵德廉:「我的一個英國同事從木樨地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們在那裏開槍了,他並向我做了描述。我在北京飯店裡也租了一間房,在那可以看到天安門廣場。」
邵德廉當時手下有好幾個記者,在不同的地方收集信息,而他決定坐鎮北京飯店,以便於聯絡。
他說:「我還從我在建國門外大街的記者那裏得到消息,說有一名男子被一輛裝甲車碾死了。這是我獲得的有關這次事件最直接的一個報導,我也知道廣場西邊也發生了有人被打死的事。」
1989年6月4日夜,中共軍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對國民開槍,三輪車載著受傷學生撤離現場。(AFP)
1989年6月4日夜,中共軍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對國民開槍,三輪車載著受傷學生撤離現場。(AFP)
1989年6月4日夜,中共軍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對國民開槍,三輪車載著受傷學生撤離現場。(AFP)
1989年6月4日夜,中共軍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對國民開槍,三輪車載著受傷學生撤離現場。(AFP)

邵德廉:手下記者遭到毆打與拘留

他手下有一位叫做喬納森的記者會說中文,6月3日晚上在天安門廣場上一直呆到凌晨1點左右,在裝甲車進入廣場之前一直在那,但是隨後失蹤了36個小時。邵德廉後來才知道,喬納森遭到便衣警察的毆打後被帶到國安局的一個拘留所,不得不在認罪書上簽字後被扔到距離北京幾英里的一個村子裡,一步一步走回北京城。
台灣人權組織說,有意申請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中的一部分,命名為六四歷史現場,以地磚鑲嵌坦克等方式表現當年「六‧四」的情景。圖為1989年6月6日,軍隊和坦克車仍看守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AFP)
台灣人權組織說,有意申請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中的一部分,命名為六四歷史現場,以地磚鑲嵌坦克等方式表現當年「六‧四」的情景。圖為1989年6月6日,軍隊和坦克車仍看守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AFP)

邵德廉:在醫院看到成堆的屍體

「六‧四」發生後,邵德廉也去了天安門廣場並在醫院看到堆積在那裏的屍體。
邵德廉:「我去了一家醫院,要求醫生讓我進去,我知道這裡堆了屍體。這個時候,當局已經開始鎮壓了並下達了不要讓外國人進來的命令,但是這位勇敢的醫生說,『我讓他進去。』我進去後看著死屍堆,我意識到,他們的年齡偏大,不可能是學生,他們都是北京的普通市民。所以我們必須記住,在「六‧四」事件的死亡者中, 最多的是北京市民、工人,而不是學生。」
「六‧四」部分圖片展覽。(「六‧四」檔案圖片)
「六‧四」部分圖片展覽。(「六‧四」檔案圖片)
「六‧四」部分圖片展覽。 (「六‧四」檔案圖片)
「六‧四」部分圖片展覽。 (「六‧四」檔案圖片)
由於中國當局隱瞞真相,到目前為止,外界仍然不知道「六‧四」事件的死難者究竟有多少。
邵德廉:「我當然不知道所有的人數,儘管我有我的估計。我估計至少有七、八百,但也可能超過了1,500人。不過讓我感到很沮喪的是,直到今天,我們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統計。」
但他認為,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於天下。他還相信,那些被調到北京對民眾開槍的士兵中,有很多人是不願意做這件事的,而且他們終究有一天會講述這個故事。

外交公寓大院遭機槍掃射 邵德廉險些遭到槍擊
報導過越南戰爭、老撾與柬埔寨的衝突以及1971年爆發的印巴戰爭的邵德廉在「六‧四」事件中也體驗了一些驚險的場面。
邵德廉:「一天早晨,我想是6月7日,我醒來後發現他們在朝我們的大院開槍,建國門外外交公寓大院裡不僅有外國記者,還有外交官。」
他後來才搞明白,解放軍部隊在經過這個外交公寓的時候特意開槍,針對的是住在裡面的外國記者和駐華武官,因為他們對這些人利用這個公寓,包括在屋頂、窗戶和陽台,觀察部隊和坦克的動向感到很氣憤。
邵德廉:「我當時在利用一名澳大利亞外交官家的公寓陽台,因為這裡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建國門外的部隊的行動。所以有一天,我在那朝下看的時候,一個拿著揚聲器的中國軍官說,『走開,否則我就朝你開槍了』。」
台灣人權組織說,有意申請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中的一部分,命名為六四歷史現場,以地磚鑲嵌坦克等方式表現當年「六‧四」的情景。圖為1989年6月6日,軍隊和坦克車仍看守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AFP)
台灣人權組織說,有意申請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前的自由廣場中的一部分,命名為六四歷史現場,以地磚鑲嵌坦克等方式表現當年「六‧四」的情景。圖為1989年6月6日,軍隊和坦克車仍看守在北京天安門長安街上。(AFP)

令人感動的中國保姆

在這起槍擊事件裡,讓邵德廉特別感動的是一位中國保姆的故事,這位保姆負責照看美國大使館一位安全官員的兩個小孩。
邵德廉:「她一聽到樓裡有槍聲後,她就撲到這兩個孩子的身上。每次只要想到這位保姆把孩子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重要,都讓我感動不已。」

小孩眼中的「六‧四」

外交公寓遭到槍擊的事件加速了外國人的撤離,而在6月6日,邵德廉的妻子歐慕蓮與六歲的兒子馬修和1歲多的女兒撤到香港。對於馬修來說,中國當局對「六‧四」的鎮壓徹底摧毀了他的世界。他不得不離開他所在的北京國際學校,他的很多同學與朋友也都紛紛離開了中國。在6月4日那天,馬修畫了一幅蠟筆畫來表達他的看法。他畫了一隻看起來非常凶惡的暴龍和一隻三角恐龍襲擊一隻小翼龍。暴龍和三角恐龍代表的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和中國軍隊,而那隻小翼龍代表的是學生。
撤到香港之後,馬修還寫了一首歌,表達他對與朋友分離的沮喪。跟在他媽媽身後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時,他會情不自禁的大聲唱起來,其中針對鄧小平的那部份歌詞是:你讓我的朋友離開了,我不得不說你很自私,因為你在開槍、在殺人……針對他的朋友的那部份歌詞是:當我第一次遇到你的時候,我開懷大笑。當我知道你已經離開了的時候,我禁不住大哭。

「六‧四」事件改變了對北京人的看法

六四事件除了影響到孩子的世界外,也影響了這位資深記者和家人對北京人的看法。
邵德廉:「我妻子對我說,這個城市裡沒有人有甚麼道德感。這是在天安門事件發生之前。沒有人對他人友善,她遇到很多人——那些很不耐煩的營業員、很粗魯的人、人們推來擠去等等。天安門事件很偉大的一點是你看到北京人完全不同的一面。突然之間,出租司機免費搭載學生,學生可以免費坐火車到北京來。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都要保護學生,他們排成隊,在裝甲車前用肉體形成一道人牆。」
1989年6月2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成千上萬要求進行民主化改革的民眾。(AFP)
1989年6月2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成千上萬要求進行民主化改革的民眾。(AFP)
 
對民主運動的平和印象深刻 邵德廉認為,這是天安門事件給他留下的最為重要的一個印記。而另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就是當局鎮壓之前的遊行抗議是多麼的平和。
邵德廉:「如果你看我妻子拍攝的錄像,你會看到和平的抗議。她每天都在外面,我一點都不擔心她。即使是在6月3日那一天,我妻子還在外面,帶著我女兒,跟那些士兵在一起,觀看攔阻軍車的婦女對士兵說,不要對學生開槍,不要對人民開槍,你們就是人民。」
「六‧四」部分圖片展覽。 (「六‧四」檔案圖片)
 
「六‧四」部分圖片展覽。 (「六‧四」檔案圖片)
 
用長遠眼光看中國 他認為,當局目前對紀念「六‧四」的人所進行的打壓證明他們沒有面對歷史的信心,而這是非常悲哀的。不過,這位研究中國歷史的記者表示,就像很多中國人一樣,他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邵德廉有關「六‧四」事件的報導在1990年獲得普利策新聞獎的提名。這位獲得過多項新聞獎的美國資深記者駐在亞洲長達18年的時間,被認為是美國最受尊敬的亞洲事務記者之一。從2007年起,他一直擔任自由亞洲電台的執行編輯與副台長。

引用大紀元電子日報:
http://www.epochtimes.com.tw/n92504p3


相關閱讀:

 

向解太太致敬!

沈政男 2014/05/28



向北捷案受難者解青雲的遺孀致敬!

雖然遭受了人間至深至痛的心靈創傷,
幾天前她抬起腫脹哭紅的雙眼說,

她決定放下仇恨,不再去指責加害者的父母,
因為她知道,該負責的是加害者;
今天加害者的父母出面道歉,要求將加害者儘快處死,
解青雲的遺孀說,這樣的道歉並沒有解決問題,
加害者的父母不能只是急著把孩子推向刀口,
而是應該協助整個社會了解加害者,
了解他的個性、他的言行,甚至是他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然後呢,底下這一句實在太令人動容:
「不要再讓扭曲的教育創造了下一個鄭捷,
再讓下一個鄭捷瓦解人與人間的信任。」
真是令人泫然的大智慧與慈悲心!
當恐懼與仇恨,像列車駛過的強風一般席捲了人心,
解青雲的遺孀展現了人性最為高貴善良的一面,
她知道一個社會光是用不堪的字眼,
來辱罵一個大規模兇殺案的兇手與他的父母,
或者在了解他的犯案心境與行為成因之前,
將兇手處死,根本於事無補,
她也知道,一個二十一歲的男大學生,
從無前科,甚至出身富足的家庭,
就讀優越的學校,為什麼會變成殘忍的兇手,
這個社會應該嘗試了解,
當然,再怎樣的了解也無法挽回她的先生,
但她知道,唯有這樣,
台灣社會才有可能避免再度出現這樣的悲劇,
她的先生解青雲的犧牲才有意義。
北捷案的發生,不只是幾個家庭的悲劇,
也不只是幾百萬乘客的一場惡夢,
而是上天給台灣社會的試煉,
解青雲的遺孀證明了我們將會通過這樣的試煉,
將台灣社會帶向一個更加光明溫暖,洋溢人性芬芳的境界。
〔 資料來源: 沈政男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再見了,小確幸式的台獨

lemon7242 (檸檬酸) 2014/04/14

作者lemon7242 (檸檬酸)
看板FuMouDiscuss
標題[心得] 再見了,小確幸式的台獨。
時間Mon Apr 14 11:21:35 2014

從國小接觸黨外讀物,高中在地下電台中度過,
和好友翻臉只因她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陳水扁選總統的時候,我不在台灣,可是為台灣人能走向自己的未來而興奮期待,
那時我們的歌手帶著熱情,不怕被染色,五月天、伍佰....
那像是歷史的新頁,台灣人終於自己作主。
我們廢除國統綱領、我們的護照封面寫上TAIWAN,
台語成為學校的課程,成立客委會,有了原民電視台
很快我們發現,四面楚歌,第一次執政的戰戰兢兢,媒體、國會充滿敵意,
我們發現我們的戰神並非無所不能。
再過幾年,我們不談政治,談起政治帶著困惑,不確定自己該支持什麼。
媒體大力洗腦放送我們曾大力支持的綠營戰將淪落成國民黨之流的貪腐人物。
一年又一年,改朝換代,我們不願多談牢裡的「那個人」,
連帶著,也不再談台獨。
我們找不到新的寄託,為我們的信念站在舞台上發光,所以我們黯淡。
接著幾年,統一成了執政者的方向。
迎接中國官員,折斷國旗、毆打人民、強關店家,
有人不敢相信,有人說民眾白目討打。
然後經濟衰退、薪資下降,我們看著資方賺錢,邊聽著政府催眠:靠中國才能活。
我們的歌手,變成他們的歌手。
有時候甚至想,算了台灣人就是狗,不爭氣,活該被吃,沒什麼希望了。
最後我們剩下一點小確幸式的台獨。
偶爾的國際比賽出現國旗,我們歡欣鼓舞。
偶爾優秀台灣子弟在國外出頭時,說一句我來自台灣,我們心滿意足。
我們開始懷念舊時光,舊日台灣,彷彿懷念曾經屬於我們卻又失去的一部分。
牢裡的「那個人」每一案的無罪宣判,讓我們鬆一口氣,
可是卻始終不敢承認他是被迫害的,因為我們害怕再次出錯。
我們的信念太脆弱,脆弱到需要一個毫無瑕疵的聖人才能承擔我們的期待。

創傷復原得很慢,慢到我們以為台獨永遠消失時,它又帶著不同的姿態萌芽破土。
這一次,不帶英雄歸來,只有純粹乾淨的信念。
是那一群人,始終在黑夜裡小心翼翼護衛著手中的那盞燭光。
他們沒有聲音,沒有鏡頭,只有堅定信仰的力量。
然後我們震驚、感動、羞愧,為過去每一次的自我否定感覺愚蠢。
台獨是台灣人的意識,從來不能也不該由任何人代表。
鄭南榕的25週年,穿越時空在歷史光點上再次出現。
「我主張,台灣獨立」這是他拼死要捍衛的,他要後人能有說出這句話的自由。
我們卻辜負了。
因為自我審查,因為恐懼害怕。
因為我們忘記了,勇氣才是真自由。

過去我們信仰的台獨是自戀的,小確幸的,不認真的。
我們要的台獨包括太多英雄主義和自我膨脹,所以註定失敗。
這一次,我們捲土重來。
不要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的信念。
不管誰被抹黑、誰下台,都不能再被蒙蔽、被動搖,
唯有這樣,台灣才能真正獨立,才能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再見了,小確幸式的台獨。

======================

過去兩天若曾參與台南言論自由日演唱會的鄉民們應該聽了很多的表態。
或許是這幾年來聽過最多台灣歌手表態的時候。
我們可愛的謝銘祐老師(去年台語金曲歌王)宣佈自己剛被北京封殺,
大聲說:「光榮啦!」的時候,
我看見台灣人的氣魄又回來了。
閃靈大喊:「我主張」,台下大喊:「台灣獨立。」的時候,
我覺得想哭。
花了多久時間,我們才又站起來。

昨天看到台獨積極陣線的總召張慶恩的文章,
裡頭有兩段話我覺得寫得很好,分享給大家:

「喜歡悲情,喜歡感覺唱歌美好,把原來有的對公平正義的堅持,
轉化為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情緒洗滌!
而革命,是應該達到目的的,是理性的堅持下去,並且調整自己腳步,
眾人互相配合,才可達到對抗非法政權的不公,
最後能讓台灣有自己的名字與未來!」

「太多人太愛媒體,反而忘了,革命持續下去,需要的是民眾,不光只是上電視,
這是自己自信不足,自戀,所產生的現象。
革命,需要有自信,能凝聚人群,並且與人群建立緊密關係的信念與想法。」
〔 資料來源: PTT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中國對台政策陷入困局

林保華 2014/05/28


過氣又過氣的前中國海協會會長,現在身分不明的陳雲林來台灣進行「文化交流」,顯示太陽花學運後,中國對台政策陷入困境,才派出這樣一個垃圾來暫時充場面,因為不需要提出新政策,糊弄一下就可。也只有台灣的中國奴才願意回收這個垃圾,台灣人則須怒掃垃圾。中國便溺文化已經讓香港上了國際媒體,還要來交流污染台灣嗎?
五月中旬出版的《動向》月刊有一篇「台灣會成為『亞洲版克里米亞』嗎」的文章,透露了中國的這個困境,整理如下:
一,兩岸關係陷入「經濟談不動,政治談不來」的困局。中國的國安政策有遠期規劃,但仍難就兩岸關係拿出「準稿子」。
二,中國不擔心台灣發生由學運而革命的內部情形,倒是十分懼怕對岸學運與民社運動在中國產生呼應,以致沒有政治彈性的政權瞬間倒台,防止內爆的政治焦慮極大地沖淡了統一的願望。
三,中國研討太陽花學運,一派認為「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對中國最有利(不是統一);一派則認為這是實質台獨。國安委秘書處下令兩者都不得見於網絡,否則將追究。
四,在中國社會內部認可台灣政治制度的人群範疇,遠遠超過自由主義的菁英份子,廣及社會底層,尤其中下層商人。
五,北京當局還沒有做好與民進黨做「政策性接觸」的準備,「恐綠症」是高層的普遍心態。
六,中國不否認「什麼都可以談」,但是擔心台灣朝野聯手來談「制度對接」而不是「一國兩制」。
七,原來準備攻台後在多山地區使用的新式輕型坦克及類似的快速兵車,已大多改變用途,調往新疆、西藏或秘密備於大城市郊邊做彈壓之用。
八,推遲宣布南海防空識別區的最直接原因,不是菲律賓等國的強硬所致,而是台灣反共民意高漲與兩岸的困局。
九,讓中共最難堪的前景是「亞洲版克里米亞」,即台灣正式宣布獨立後,選擇時機與日本合併。這也是中共最高當局明顯仇日的基本原因。
十,為應付這個困局,中國強化了對台威懾,至少新近獲准從俄羅斯進口的s-400型短程導彈,「基本針對台灣」。
我認為這些資訊很有參考價值,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後,應將主要精力放在解決國內問題,台灣的新公民運動更是如此。因為中國要統一台灣,必須有台灣買辦來配合,因此我們必須優先解決台灣的內部問題。而馬英九還熱中馬習會,繼續在中國政策上興風作浪,幫中共解困,其心可誅。
那個「新一中」也形跡可疑。近期周美青訪日可能因為腳痛而不會成行,因為北京居然沒有抗議。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t
 
 

〈自由廣場〉這兩段影片 應列入課綱

2014-05-28
◎ 李復華
昨天貴報刊出台商投書「從築巢引鳳到關門打狗」,作者有個結論是「中國之於台商,就如馬英九之於台灣人民…不把承諾當回事…都是惡質誠信文化的問題。」我非常贊同,並建議把以下兩段影片,列入課綱參考資料,讓學生們知道,為什麼誠實很重要,因為一個說謊的總統會遺臭萬年。
第一段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MMoT2I51I)是馬英九第一次參選總統,在電視辯論會上,答覆公民陳淑玲小姐所提問,如果未達成經建目標,是否捐出薪水的一半給聯合勸募基金(約二分卅五秒處開始)?馬英九的答覆非常肯定,他說:「你放心,捐款沒有問題」(約三分四十秒處開始)。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六三三跳票,他不但拒絕捐款,還說「捐款不能解決問題」。捐半薪,對馬英九的財力來說,根本是九牛一毛,但他就是要錢不要臉。這是馬英九在數百萬台灣觀眾面前「不把承諾當回事」的鐵證。
第二段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G_9-ebNJA)是星期二才被網友挖出來的。因為最近馬英九在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猶念茲在茲不忘馬習會,對於中國早已「明示」在APEC馬習會不可能恍若無聞。但網友找出資料影片發現,他在二○一一年競選連任接受電視媒體專訪時說:「我絕對不會(右手握拳揮舞,加重語氣與決心),在我未來的四年當中,跟大陸的領導人去見面。」「我絕對不會(再度握拳展示決心),跟大陸去談統一的問題」(約卅二秒處開始)。
人家已經多次或明或暗地拒絕,你還死皮賴臉頻拋媚眼,這不僅是「不把承諾當回事」的個人失格,更是丟了整個國家的臉!再說,這麼渴求馬習會,卻又講不出馬習會對國計民生有什麼重要之處,不過就是如媒體普遍的共識:出自私心而非公益地對個人「歷史定位」的想像!更可怕的是,為了馬習會,不知道他還要拿什麼去交換、去進貢?跟大陸去談統一的問題嗎?
請不敢或沒有譴責總統毀諾的教師與父母們,從此不要再教育學生或小朋友要「誠實」,因為小朋友或學生會問你:「那總統誠實嗎?」

(作者正準備公職考試,新北市民)


出處: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留言討論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82743

聖山日記 20140528--- 台灣神賴和、陳智雄是誰啊 ! 教科書上沒教過

新聞報導 -
作者 Mickey | 贊琦   
2014-05-28

2014年5月28日  天氣晴

今天是賴和誕辰紀念日、陳智雄證道紀念日,讓我們在電腦前默禱一分鐘表示對他們的追思與感恩。

台灣神賴和、陳智雄是誰啊 ! 教科書上沒教過,他們對台灣有過什麼貢獻呢?
先來說賴和,他是一位在彰化地區人稱"彰化媽祖",在藝文界人稱"台灣新文學之父"的傳奇性人物。世居彰化懸壺濟世幫人看病,如果碰上家境清寒付不起醫藥費賒欠者,起初都記載在帳本上,年底就連同借據一起燒掉,事後債戶要去還債還被拒絕,這在當時窮苦的台灣社會真是莫大的福音。就是有如此悲天憫人的胸懷,所以透過文學對當時被殖民的台灣社會習俗敗壞、弱者的奮鬥、被屈辱的人民,發出陣陣不平之鳴,發表過小說二十篇,新、舊詩及雜文隨筆多種。其對後進的提攜更是不餘遺力,其事蹟直到今天還流傳鄉里被人懷念。

台灣神陳智雄畢業於日本大學精通英語、日語、荷蘭語、馬來語、 台語、以及北京官話等六種語言,被日本外務省派至印尼擔任外交官,後來協助印尼脫離荷蘭獨立,戰後立志於台灣建國運動,是台灣獨立之父。

台灣獨立運動初期在海外活動遭國共兩黨夾殺,印尼總理蘇哈托又出賣陳智雄,使其處境十分險惡,當時離開印尼前往日本,日本不讓陳智雄下機,所以這樣在飛機上來回半年之久,最後才被瑞士官員協助取得瑞士公民權,於1958年去到日本。在日本從事台獨活動又被國民黨綁架,以包裹郵寄方式"寄"回台灣,幸好日本台獨組織強烈抗議,國民黨自知理虧,釋放了陳智雄,大難不死,在台灣又從事台獨活動,當時執政者那能容得下他,最後於1963年5月28日被判處死刑,行刑當日清晨警察來到牢房,陳智雄堅決不下跪,警察將其腳掌砍斷(另有說法是腳掌遭受重擊),拖行至刑場,陳智雄視死如歸高喊台灣獨立萬歲。

以「台灣獨立」為其一生信念,獻身建國運動,是當今社會台灣人的表率。


延伸閱讀:
聖山講古系列
聖山點滴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977&Itemid=1

 

斥自廢武功 許世楷︰陷台於險地

2014-05-28
〔記者陳慧萍、王文萱/台北報導〕施明德、蘇起等人提出「大一中架構」等五原則,要求兩岸承諾互不使用武力,享有參與聯合國及與他國建交的權利;前駐日代表許世楷(見圖,資料照)昨表示,中國始終不放棄併吞台灣,同時須處理西藏、新疆問題,要中國接受「五原則」恐屬一廂情願;更糟的是,「大一中架構」要台灣主動放棄與其他國家簽定軍事攻防協定,反而是自廢武功,將陷台灣於危險之地。

要中國接受 恐屬一廂情願

許世楷表示,這些主張聽起來很美好,但中國如果會答應,「兩岸關係也不會像今天這樣」;解放台灣、合併台灣一直是中國的核心利益,若中國接受兩岸合組「聯邦」、「邦聯」,或施明德等人提出的「大一中架構」,西藏、新疆問題要如何解決?
他表示,「大一中架構」與「聯邦」、「邦聯」是類似的概念,都是希望在兩岸現有制度之上共組一個架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以前就提過邦聯,但中國不為所動;尤其近年中國崛起,除非中國因內部問題出現變動,「實在看不出中國有接受的動機」,既然如此,台灣為何要主動犧牲主權,妄想中國因此讓步?
許世楷強調,「五原則」限制台灣與其他國家簽定軍事攻防協定,讓人不得不懷疑是衝著美、日等國而來;中國還未表示願意接受「大一中架構」,台灣就主動把自己手腳銬起來,說絕對不使用武力,恐加深美日等國疑慮,讓台灣陷於危險之地。
許世楷比喻,兩岸關係如果是做買賣,中共尚未表示退讓,台灣就主動降價,最後一退再退,只會讓中國坐享其成。

台聯︰馬「終極統一」重新包裝

此外,台聯黨主席黃昆輝痛批,「大一中架構」的核心價值,就是以「大一中架構」作為「兩岸現階段的過渡方案」,但以「一中」為架構,難道不是過渡到具體的「一中」?他批評,根本就是馬英九「終極統一」重新包裝。黃昆輝指出,全世界認同的「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事實,不是蘇起、施明德幾個人喊喊就會改變的。
Source: 自由時報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 20140528---Googling 「陳水扁」「防洪」「防水」找到幾個訊息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竹金)   
2014-05-28

剛脫離連串大梅雨的氣候,早上以為今天是個曬棉被的好天。送入午餐後,才見識到熱帶氣候的午後暴雨。只覺得台灣現在的天氣,不同於記憶中的"北迴歸線通過的亞熱帶島嶼氣候",反而像是"有赤道通過,暴雨的熱帶氣候"。

台中市區的幾條小川,過午後,都沖刷著大量雨水,掉下去真的將會有性命危險。住在台中的朋友們,你是否對此事有戒心?我發現:台中市現在的柳川、綠川、梅川等小溪,都已被改造為 "快速排水的洩水道";坡度陡且溪底全部鋪水泥而變得光滑,還有很多區段是埋沒在道路或停車場下。所以不能像我小時候,掉入小溪中的人,還有很多機會能探出頭抓住岸邊,或能抓住溪底土堆上長出的樹或草而獲救。為人父母者,是否有提醒兒童與年輕人,務必小心避免這類的意外傷害呢?

我很懷念阿扁總統,他總是關心台灣各地的受災民眾,也表達他身為所有人公僕的戒懼謹慎。還記得當時的游錫堃行政院長,因為"八掌溪意外事件"辭職負責嗎?

Googling 「陳水扁」「防洪」「防水」,找到幾個訊息:
1.水利工程與下水道工程都花大錢,少則幾千萬,多則數十億。但是不容易被選民看到。沒有專案預算,就沒辦法挪用其它的預算來執行。
2.台大土木系教授陳振泰,參加防颱治水研討會時,稱讚"陳水扁在市長任內,將汙水下水道提高到40%",能有效減少颱風石淹水的風險。
3.謝長廷當行政院長時(2005年),提出"八年八百億治水預算",但是始終不能在立法院通過,因多數的KMT怕它成為"民進黨綁票手段"。導至當年的南部數縣市,在雨季時蒙受重大的損傷。我想這事情應該有影響近幾年 KMT 在南部選舉的結果。

台灣地處亞熱帶,但又因處於大陸與大洋的交界,成為最典型的"季風氣候"。尤其現在,氣候變遷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我們要如何安身立命呢?我們是要聽"富貴不知人間疾苦","無法替別人著想"者的話,還是要聽"希望能為全國人服務"、"在乎人民批評而會道歉"者的話呢?

最後,提醒所有人,你的住家附近是否有大排水溝?它是否有加蓋或護欄?曾聽過賣麵的老人說;從前的人忌諱去看大流水,認為快流的水會讓人覺得暈眩,一不小心就會往前栽到水裡。我對這事還無法確定,但覺得還是小心為上。祈願阿扁總統與各位鄉親,在這個天氣變換劇烈的日子裡,都能維持好健康的身體與平安喜樂的心情。

今日的餐點:
(午)竹筍排骨湯、煎香魚、梅干苦瓜、香蒜胡瓜、肉粽、糙米飯
(晚)冬瓜蛤蜊湯、蔭瓜肉、蒜香花椰菜、蕃茄蛋、糙米飯
點心:葡萄、饅頭、肉包


延伸閱讀: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系列
阿扁總統送餐週報 Week 56:20140519~20140525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976&Itemid=1

白色王子 :與記憶創傷搏鬥的紀錄片,會是一首詩嗎?

新聞報導 -
作者 曹欽榮   
2014-05-28

(photo source: 公共電視
5月27日今晚10點,公共電視「紀錄觀點」將播出《白色王子》紀錄片!

5月26日下午,白色恐怖受難前輩蔡焜霖的影像記錄片《白色王子》,拍攝歷時三年終於公開了!幾個月前,導演江國梁完成《白色王子》紀錄片時,我有幸私下先睹為快,看片後很多的疑問會指向:好像只講「白色恐怖」沒有「王子雜誌」、還是「紅葉少棒」激勵人心的故事?還有他曾經是國泰企業高階經理人、台灣第一座民間美術館「國泰美術館」的第一任館長呢?還有他曾經也是廣告界的開拓前輩?還有…?不到一小時的影像到底要說什麼?怎麼說?如何取捨連貫性的主題呢?最重要的是,觀眾樂意想一看再看的記錄片會是怎樣的片呢?傷痛的、沉重的、歡愉的、激勵的、個人的、時代的,還是混合著不同的特質?紀錄片的內容和形式真多啊!

我認為這部紀錄片充滿探索記憶的血淚傷痕之外,影片充滿著「紀錄片」辨證歷史記憶和人思考之間的張力,尤其在今天,歷史評斷缺乏人味的時代。如同長年以來過去已經累積不少豐富影像的相關於二二八、白色恐怖紀錄片,不曾受到社會的注目。這些成果有待推廣到學校裡,增加師生們體會:我們的土地上活生生的豐富故事,繼而辯證地提問:「為什麼我不知道這些?為什麼到現在我才知道!它和我的關係如何?」等等連串的自我追尋疑問,開始自由探索的旅程。

蔡前輩曾經是我入社會就職的國泰關係企業高階主管,當時的我總是只能偶而在電梯口巧遇到他,仰望一位高大抱著許多文件,感覺到有豐厚人文素養的主管,萬萬沒有想到30年後因為白色恐怖的紀錄工作,才有機會真正認識蔡前輩,而因此互動密切。另外兩位同在關係企業的白色恐怖受難前輩王康旼、盧兆麟,他們都已先後過世了,認識他們也是十多年前的事,他們生前努力承先啟後的風範,願意無私協助紀錄過去,都給了我珍貴的學習。

這次,我推薦蔡前輩給江導演拍攝記錄,在紀錄過程中,他與痛苦記憶搏鬥之外,我們深深感受:對他「很抱歉」和「失禮」,因為我們必須透過他們「不願意一而再、再而三、一直說」的創傷,才能體會那樣的創傷之痛,真的對不起他們!我們也才能想想:到底影像紀錄能傳達、分享多少「永難平復的創傷」經驗,讓觀眾記得永不再讓體制暴力再犯(Never Again)的決心和行動?今天活著的他們都已八、九十歲了,之前他們仍然為三月學運期間的學生們擔憂,蔡前輩曾經邀集十多位前輩前往立法院議場探視學生、鼓勵她/他們,他也陪同加拿大前議員穿梭議場周圍演講幾天。

因此,認識、記得「永難平復的歷史記憶創傷」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新任務,我們惟有「記得」邪惡的過去種種,才能知道善惡之間無窮的「灰色」道德地帶,灰色的、缺乏判斷的慣性,卻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拉著我們往邪惡的方向靠攏。最近我們看到漢娜.鄂蘭的電影「勇者無懼」、讀她的書《平凡的邪惡》(Banality of Evil),我們才稍稍理解:當「平凡」的道德灰色地帶遍布,我們不判斷,只聽信「謊言」,卻能夠掀起歷史上的滔天大罪。現在靜下心來、判斷一下,我們能分擔一點受難者的創傷,當社會普遍地重視「永難平復的歷史記憶創傷」時,他們的痛才會成為我們的痛,成為我們集體追求自由的意志動力。

《白色王子》昨日公開放映後,蔡焜霖、陳孟和前輩、江導演、音樂製作艾文和小提琴鄭老師,我們最後才離開,聊著「歷史記憶」如何在今天的困境中傳達出去。說著、說著,蔡前輩再次提到被拍紀錄片的中途,他和太太真的「不想」再拍了,但是,最近太太再一次看完紀錄片以後說:它像一首詩!

「它像一首詩!」這句話觸動我的內心,我聯想到無數的尤太大屠殺的電影;被討論無數次的紀錄長片《SHOAH》,探索當代人面對大屠殺的記憶與藝術之間的衝擊(參考費修珊、勞德瑞原著,劉裘蒂譯,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台北:麥田出版)。在台灣,我們又如何誠懇地面對過去?想想:我們的社會是否曾經普遍、認真地討論從「遺忘與記憶」歷史到記得「歷史記憶」的議題,有過眾聲喧嘩地爭議:藝術形式能傳達「歷史記憶」嗎?然後,我們集體進行了「轉型正義」中的「記得歷史」的一部分工作。

《白色王子》紀錄片或許是又一個開始!給我們機會,讓我們換個心情,當您今晚看片後,入夜沉睡前,想想:這是個幸福的時代、還是個充滿荊棘的時代?還是兩者都是,為什麼?詩還有其他藝術表現,能挽救這個時代的人心嗎?是或不是,當下並不明確,想想:一切的藝術表現和紀錄都是為了見證這個時代,往善的道德高地前進小小一步,鼓舞這個時代的人們!果如此,明天,我們將更有力氣的活著,為自己和台灣的幸福,繼續努力!

*很抱歉,部落格文章暫停快兩個月,也正巧,當您看《白色王子》前後,閱讀前一篇部落格翻譯文章〈記得白色恐怖〉,收穫更多!

以下幾則報導分享:
公視「紀錄觀點」 http://viewpoint.pts.org.tw/?p=3500
公視《白色王子》官網 http://www.pts.org.tw/WhitePrince/index.htm# 點入        
                                      http://www.pts.org.tw/WhitePrince/001.htm
聯合新聞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8702080.shtml
今日新聞 http://www.nownews.com/n/2014/05/27/1251141
中時新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27000898-260115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畫中有話-傾中急統的漏尿九龍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4-05-28
楊緒東醫師手繪插圖「畫中有話
畫中有什麼話呢?
請細細品味~~
鹿茸長毛,現在龍茸亦長毛,而龍耳毛皆龍茸,比鹿茸補很多,龍角茸是奇珍異寶,人間找不到,故以鹿角茸代之,其作用於〝強壯男人的生殖能力〞乃卡通蠟筆小新的大象,據新知報導,此大象因太陽花效應(產地:台灣)正敗腎之中,好在台灣人不是龍種,漢藥有〝真恐龍遺骨〞謂之〝龍骨〞,有收尿、鎮靜作用,是過去中華帝王的屍骨,後人拿來治病有效。

故凡龍的傳人,死後骨頭必須珍惜,補腎啦,結論好。

傾中急統的漏尿九龍,出生九龍的龍傳人who?處於尿失禁的中國九龍。

小豬被壓。

觀看更多畫中有話作品~~~~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946&Itemid=57

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我讀我見(2)

新聞報導 -
作者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楊緒東醫師   
2014-05-27
(photo source: 自由時報
*粗體字為楊緒東醫師撰寫之書評

建立新的台灣國,才能解決一切外交問題。

只有老老實實地從台灣島嶼為主體出發去思考,才能有解。台灣島及島上居民,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後,法理上歷經台灣地位未定論和民族(人民)自決論階段,終於開始在1996年建立民選政府。2000年的政黨輪替,再次驗證民主政府的成立。我們解釋為新國家的誕生。但由於與中華民國的關係迄未釐清,此一新政府雖有著新國家的樣子,仍然無法在國際慣例、國際法理以及實際認知上,被視為新的國家。2007年,台灣政府以台灣的名義加入WHO以及UN的動作,震驚全世界和引起中國極大的恐慌,由此才能理解,因為這可能表示與過去思維和做法決裂。只要台灣法理上不去除「中華民國」,或一直「保持現狀」,台灣(中華民國)即永遠屬於中華人民共合國(即中國)。因此,在國際上保持現狀的狀態下,台灣終歸是中國的囊中物。
王世榕,2009,〞瑞士聯邦政府的「一中政策」〞,《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44。

台灣國的個人或民間外交,才是合乎台灣建國的期待。

此外,另一法寶就是透過國會議員親身訪問台灣,對台灣有所親身體驗,瞭解一個獨立自主的台灣,對亞洲安定、台海安全的重要;一個民主自由的台灣,對獨裁中國和其他亞洲尚未民主化的國家或社會,所帶來的促酵和引領作用。還有一個經濟繁榮和身為WTO一員的台灣,對世界經濟和台瑞經貿、文化各方面之互蒙其利之有形與無形之貢獻……等。百聞不如一見,通常議員去了一趟台灣(有時為增加「攻心為上」和「擒賊擒王」的效果,我們也會邀請議員夫婦一道赴台訪問),幾乎都對台灣懷有好感。此一訪台計劃,其行程緊湊、內容之契合主題、訪問之辛苦,絕非類似我國各級政府機構之海外「觀光考察」可比。
王世榕,2009,〞瑞士聯邦政府的「一中政策」〞,《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p.47-48。

從我國於80年代在洛桑設館開始,此一交流計劃在台、瑞之間也進行了二十年之久;當時我們的名稱為孫逸仙中心,是在中國的阻撓下,被迫設置於洛桑此一美麗的法語第一大都市,而非設於瑞士國都伯恩。2007年,代表處終於由伯恩的商業區搬入伯恩的外交使館區,附近近四十家各國駐瑞使領館,都散佈在半小時步行半徑之內。

當年參與瑞士五星級大飯店工作午餐的五位議員,在當時可都是赫赫有名的上下院議員,譬如時任社會黨黨魁的歩上院議員、激進黨上院議員翟先生、基民黨羅下院議員、人民黨包下院議員,和時任福音黨黨魁的史下院議員。就是靠著此一計劃,多年來,我們在瑞士上下院一直有許多朋友,替我們抱不平,譴責瑞士聯邦政府對中國之過度傾斜政策,也替我們伸張正義。2007年,瑞士議會有史以來由上下兩院提案通過瑞士政府應以人道關懷,不得阻撓並應協助台灣進入世界衛生組織,就是最好的例子。
王世榕,2009,〞瑞士聯邦政府的「一中政策」〞,《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49。

維持台灣人民的自由、民主、人權,就可以因此,而得到外來的支持。

那家餐廳提供蒙古烤肉和台式火鍋,由台灣僑領孟媽媽(這是所有台僑對孟太太的暱稱)和其兒子小孟、女兒麗娟一同經營。(孟爸爸是瑞士人,早年對我國留瑞、留德學生照顧有加,目前年事已高,退休在家,不問世事。)

孟媽媽一看貴客臨門[在瑞士,用餐一定要(最好)一週前預定],早將準備好的特製台式小菜端出,這些小菜都是我個人喜愛並極力向客人推薦的,諸如雞卷、滷豬腳、浸蛤、澎湖花生等等。一頓酒席,杯盤狼藉,賓主盡歡;最重要的是仗著酒氣,彼此「交鋒」了幾場。我們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瑞士欺凌猶太人大賺昧心錢談起,一路扯到瑞士何以違反歷史經驗,以民主之身去服侍一個東方的專制大帝國,再順路提到瑞士與UN之齟齬,台、瑞如何在經貿文化之外,加強合作等等。當我們都酒氣薰天時,我也趁機提出,我們明明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何以瑞士仍然對台灣的外交設下禁忌。我進一步提出,難道要我們正式法理上獨立了,你們聯邦政府才會對我們好一點?英司長略帶怒意,大聲回答:「王大使,我們遵循的是一中政策。等到你們真正獨立了,我們會討論該怎麼對待你們!」雙方大聲地討論,驚動了與會的所有來賓;不過,一下子之後,雙方全體又嘻嘻哈哈,大喝交杯酒,大聲吆喝了。相信這一幕,與會的同仁都記憶猶新;如今這些同仁也已都分散各地。那天,就屬充當司機、弄到清晨一、兩點才把大家都送回家的耿秘書最清醒,相信他應該還記得那次的暢飲和暢談吧!當然,餐飲之佳、招呼之勤,就更是不用說了。當瑞士外交部的人員,看到我國僑民及其另一半盛讚台灣的民主,發現我們的人情味和端出不同於中國的台灣小菜,又看到我們一致咬牙切齒地譴責中國之霸道和違反人權時,英司長也領略到台灣極不願意與中國掛鉤的情景,這些專業的外交官和其另一半,理應有所體驗吧!
王世榕,2009,〞拉法葉艦案〞,《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p.54-55。

外交人員要瞭解台灣歷史,須充份瞭解228到白色恐怖的真相,德不孤、必有鄰。


我提出台、中關係史料,說明目前的台、中關係根本是第二次世界後遺留下來的問題,一個聯合國和世界各愛好自由民主的國家所忽略的問題。基本上,我運用了學者們所聲稱的不完全國家論。因此,我向瑞士人鄭重表示,台灣的現狀是由台灣國內當年的執政黨(國民黨)的「一中政策」,以及世界各國的怠惰,和中國的霸道所造成的。但台灣仍然奮力朝正常、睦鄰、繁榮、民主與和平的大道邁進。瑞士沒有理由將台灣的實際存在視而不見,瑞士可以堂而皇之地接待當年尚被視為恐怖組織頭頭的阿拉法特,瑞士可以接納地位未定的科索沃在伯恩的外交使館區設立代表處,高懸該「國」國旗,瑞士沒有理由不視台灣為一主權國家,視台灣至少是一個政治上實存(de facto)的國家。
王世榕,2009,〞拉法葉艦案〞,《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p.57-58。

總之,代表處使出渾身解數,務必要瑞士弄明白台灣至少是一個decent的事實政府和國家。與台灣更加緊密地交往,對雙方的國家利益均大有助益。對瑞士有益,對中國又不會有害。(台灣富裕了,更可以大量在中國投資生產;再退一步來說,中國不是宣稱台灣是中國的嗎?如果是,台灣的負責不是更添加中國的實質經貿利益和精神上的面子嗎?將來「統一」了,豈不「如虎添翼」?)如此,瑞士為什麼要做損人不利己(即不進行司法互助)的事?我們不知道我們拼了老命所做的「遊說」和努力有沒有效,「盡其在我」而已。
王世榕,2009,〞拉法葉艦案〞,《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p.59-60。

換句話說,瑞士不願隨隨便便就與其他國家進行司法協助,以遏止犯罪。假如該請求之一造人權紀錄不良,社會上充斥不公不義等違反現代文明和自由民主社會所必備的組成條件或制度,那麼瑞士政府與其打交道又進行司法互助,不是笑話一樁,助纣為虐?台灣剛好不是以上兩公約的簽約國,於是,聯邦最高法院堅持該院有責任正視台灣的司法是否獨立和公正,政治運作是否符合民主原則、民主體制。譬如是否享有言論自由、信仰自由,少數民族是否受到保護,司法正義是否遂行而不至於產生嚴刑逼供、先押取供等不尊重證據法則,或者一般人之人權,特別是受刑人之人權,是否受到保障等人權標準,加以嚴格的審核。不幸,瑞士聯邦最高法院認為台灣的有關法律規定和實際運作,並不完全足以讓聯邦最高法院認定台灣符合這一原則的標準。詳言之,最高法院認為瑞士法務部必須繼續向台灣當局再取得以下三點保證,不然,台灣會因為其人權標準不及格,從而失去與瑞士進行司法互助的機會。

這三個條件就是 :

(a)    被告或受刑人(此案即指汪傳浦及其他被告)將獲得足夠的時間和方便(facilities),已準備案件之進行,同時有權接受協助與他所選定的律師自由溝通。
(b)    履行無罪推定原則。
(c)    不得採取求處、下達命令或執行死刑。

整個案子已經明朗起來。瑞士聯邦最高法院在人類遏止國際犯罪大道上,採取了創新和穩健兼顧的態度和作風,給予台灣司法互助。
王世榕,2009,〞拉法葉艦案〞,《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p.62-63。

阿九執政,駐外人員受到KMT黑函文化的影響。

台灣的言論自由雖然一直名列自由論壇中言論自由國家排名的前茅,但台灣有死刑且國會的民主運作不怎麼樣,貪污也相當猖獗……;總之,此案,台灣是輸定,過不了關啦!這些不利於我們的風聲,多虧了一些平時往來頻仍的朋友(國會議員、新聞從業人員和此地一些社團的老友)的「通風報信」。隔天的見面,是死是活,就看老天了。
王世榕,2009,〞拉法葉艦案〞,《直言:駐瑞士六年實錄》,玉山社,台北市,p.65。
(未完待續,撰於2009/08/04)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 20140527---美國臺灣關係法35週年聽證會 提到阿扁總統的人權問題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策   
2014-05-27

關於2014年3月14日「美國臺灣關係法35週年聽證會」,夏波 (俄亥; 共和黨) (Mr. Chabot)議員在輪到他發言時間時,提到阿扁總統的人權問題,在2014年5月20日的阿扁總統送餐日記中有描寫到,以下是議員發言內容的後半段。

他是第二位經由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擔任了八年,我也認為謝爾曼議員說的完全沒錯─新政府上台,舊官員就入獄,有些地方不太對勁,且我親眼看到,他有帕金森症狀,他幾乎是持續不停地抖動(議員還邊講邊把手拿起來抖幾下),他有心血管問題、重度憂鬱症,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

我們跟馬總統及其他人談到了這個問題,我認為保外就醫,如同謝爾曼議員提到的,是合理的結論,也是必須要做的。行政當局是否有立場給予陳總統保外就醫的機會?我不是說釋放他,但是至少他在有生之年可以待在家人身邊。


金莫伊(Kin Moy)(01:01:59):謝謝委員再次提起這個議題...(因為你剛才有回答和沒回答一樣....),如同我稍早所說,我們有對台灣司法系統的公正、公平與公開程度有信心。(簡直雞同鴨講)。關於我們對於陳水扁的監禁過程以及醫療照護,我們也對台灣表達得很清楚,所以如果有什麼狀況─這只是美國政府的一般性宣言─有狀況時,有關於健康情況的顧慮時,我們一定會把情況記下來給....在這個例子中是台灣當局(不停的重複他們的行政作業手續),不過我們對其他政府面臨人道考量議題的時候,我們也是相同做法,但說起來,我們相信原案的審判是.....。(總之就是不停的跳針.....)

夏波 (俄亥; 共和黨) (Mr. Chabot)(01:03:03)(議員終於忍不住打斷他):嗯...我不是在說原案,我是說現在,而且我仍然...您回答的很好(議員還要客氣的回應政府官員),但我的問題是,我們的行政當局對於保外就醫有立場嗎?立場如何?我是說您說過他在獄中應該受到人道對待,我們說的是他不應該在這樣的情況下待在監獄裡,他一直在獄中,現在還在。我們說的是這個時候應該給予他保外就醫...
金莫伊講幾個發語詞,連英文字幕都沒有。
(他累了吧.....)

夏波:我只想問,您們對於這個立場是?他應該被授與保外就醫嗎?如果您們沒有立場也OK,我只是想知道。

金莫伊:我不認為我們的立場......

夏波:好的,感謝您,我的問題就是這樣。


國務院副助理國務卿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金莫伊(Kin Moy),回應這些議員們的問題,從頭到尾都在跳針,不是不停的重複差不多的話;就是說他無法替他的同事回答這些問題,最後乾脆直接說:我認為我們過去跟未來的政策都是一致的。

聽證會中,被談及最多的是軍售問題,台灣是否有足夠武力能防範來自中國的侵略,再來是陳前總統,連P2P盜版也有被提到,不過當局代表的回答就很制式化,幾個議員的問話就好像用力打在海綿墊的感覺。影片總長1小時23分23秒,有空的讀者可以去聽聽看喔!

今日的餐點:
(午)大黃瓜香菇丸湯、香煎豆仔魚、炒高麗菜、炒A菜、胚芽飯
(晚)山藥雞湯、干貝絲瓜、涼拌苦瓜、炒空心菜、胚芽飯
點心:木瓜、芋頭麵包、鮪魚麵包


延伸閱讀:
阿扁總統送餐日記系列
阿扁總統送餐週報 Week 56:20140519~20140525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949&Itemid=1

聖山日記 20140527 ---一群正在辛苦搬運食物的小螞蟻

新聞報導 -
作者 贊奐   
2014-05-27

清晨在228自由鐘樓前的草地上無意間看到一條會動的小河,原來是一群正在辛苦搬運食物的小螞蟻,看著他們整齊努力的工作,每隻身上都背著一個白色的包包在這草地上賣力的前進,有一個奇妙的想法鑽進我的心中,牠們的生存空間似乎存著我們人類不懂的方式。

來到許願池旁抬頭看著花架上一包土,仔細一看,這、這是大螞蟻的巢穴,看著他們一隻接一隻的啣草而上共同為家打拼的傻勁真讓人佩服。

昨天傍晚走上聖碑朝聖的途中,看見一隻小青蛇不慌不忙的由眼前滑過,陽光照在他那發亮的綠衣,讓人敬畏的倒退了3步。

聖山存在著包容萬物的容量,有著寬宏的胸襟,讓人們珍惜身邊的一草一木,和平的與小昆蟲小螞蟻小蜘蛛還有來自你、我所尋找安定的大自然力量共同存在。

螻蟻都知道默默的耕耘捍衛著他們的家園,看著他們成群結隊的搬運食物那股密密麻麻整齊的流動著,對生命的期待讓人敬佩著造物主的奧妙與莊嚴。

來到聖山我們學習著與萬物同在的謙卑認清做人的本分,蓬萊仙島在台灣這不是神話,這是身為台灣人的驕傲。

延伸閱讀:
聖山講古系列
聖山點滴系列
The footprint~台灣聖山仙蹤


引用: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http://www.taiwantt.org.t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0948&Itemid=1